一場文不對題的對話——亞洲照明設計論壇有感
摘要: 既然論壇內容是討論亞洲照明方向,筆者認為,那些“戴紅色牌子”的嘉賓應該先做一些會前的溝通,把如何彰顯亞洲照明方向的論題搞清楚,而不是花了兩天的時間來回顧傳統(tǒng)的照明歷史。
10月9日,筆者首次參加亞洲照明設計論壇,帶著滿腦子的問題沖著“北京清華大學”“亞洲照明方向”“中日韓泰國“等這些閃耀著照明希望的光芒字眼而至,筆者深信,也做了調查,80%的參會人都是千里迢迢甚至是不遠萬里趕至現(xiàn)場的,并且還有很多南方的單位或個人聞訊想前往卻因公務無法到場聆聽,所以,臨行前,筆者也帶著同行好友的重托:做好亞洲照明方向討論的相關記錄總結,以便作為公司發(fā)展的重要參考依據(jù)。
但當筆者用心也用力聽完座談會議的三分之二時,卻再無法忍受這個論壇,更無從總結!筆者不明白他們究竟在談什么,于是不得不中途退場。
以下屬筆者對該論壇所見所感。
觀點一: 命題太大 討論文不對題
“亞洲照明方向”——實屬一堆文不對題的對話,聽到最后連未道出中國照明的方向,最起碼筆者沒有從這些對話中弄明白方向。
疑問1:論壇嘉賓以什么身份發(fā)表言論?
首先,筆者開始質疑他們的言論:是代表一個國家,一個國家的照明匠人團體,.還是個人勉強發(fā)自內心保守的小心“踢球”?做了幾個國家突出的設計就可以代表一個強大國家的照明團隊的心聲?(筆者認為照明包含:建筑、照明設計、機電及控制、施工、照明產品設計、照明的維護保養(yǎng)、安裝等多個專業(yè)團隊高效溝通合作的綜合體)。
疑問2:探討亞洲照明方向何以大談照明歷史?
碩大廣告牌上面赫然幾個突出的大字:亞洲照明方向
既然論壇內容是討論亞洲照明方向,筆者認為,那些“戴紅色牌子”的嘉賓應該先做一些會前的溝通,把如何彰顯亞洲照明方向的論題搞清楚,而不是花了兩天的時間來回顧傳統(tǒng)的照明歷史。筆者很佩服日本的“哥們”,竟然在這么寶貴的時間給與會者上了一節(jié)耳熟的日本照明歷史課,筆者試問:討論的主題不應該是未來照明的出路與發(fā)展嗎!
筆者認為,在決定任何事情或討論方向前,應該有一些代表國家或地區(qū)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作為支持,也應該有一些失敗的經(jīng)驗作為檢討總結,才能得出一些結論吧。當然筆者們最希望能看到一些實際與照明未來方向話題。比如未來的照明設計趨勢?LED如何慎用?LED目前存在的問題未來的解決辦法?傳統(tǒng)光源如何與LED混用以及控制?未來照明設計者本身需要具備的知識和道德基礎?目前需要鼓勵及檢討的室內室外照明設計手法?LED發(fā)展出路?LED可行替代傳統(tǒng)光源?國家或國際的相關出臺及準備出臺的政策?建筑設計與照明設計未來的兩者的搭配趨勢?照明標準等等與照明設計相關的基本問題都沒有做出明確的分析討論,各者之間都沒有一個著陸點的對話。
可是與會者聽到的卻只是古建筑照明、博物館照明、城市照明、微少室內照明的圖片以及不挨題目的照明歷史及不具特色的地域照明介紹,看不到聽不到民用居家照明、辦公照明、商業(yè)照明、道路照明、工業(yè)照明等等的討論,更看不到照明標準,照明檢測的趨勢,也聽不到最基本發(fā)光的東西(照明器具及光源、控制的發(fā)展趨勢),就連目前照明產品LED的瘋狂問題都沒有仔細的討論解決,就憑幾個人就憑幾句對話不知道怎么就成了亞洲照明的方向呢?
難得有人提出照明設計不要認為畫個圖,有個IDEAL就ok了,剩下就交給其他人來解決的惡習。不想看到的是有知識沒有文化,有文化沒有知識的論壇話題,懂畫圖的不了解機電.懂設計的不了解光源,懂光源的不了解燈具,懂照明的不了解安全標準,懂照明產品不了解建筑結構,懂照明設計的不了解安裝維修,懂畫圖的不懂地域文化,這難道不是中國照明設計的普遍現(xiàn)象嗎?
一是提倡制止政策性質的“官員照明設計”。輝煌的十城萬盞,一片亮起來,在無堅固的監(jiān)管下,結果是養(yǎng)了一大幫劣質的LED照明廠家;二是高品質LED產品在國內外高檔區(qū)域的使用難以得到真正的發(fā)展和推廣,如五星酒店,高檔社區(qū),政府重點區(qū)域….適用國外芯片和控制的高成本LED產品,因成本限制老百姓很難運用及普及,中間品質的照明產品就等著燒錢賴以生存而倒閉,早兩年前,多少家企業(yè)因為盲目投資LED而倒下!
討論中會與者看不到LED在中國為何要去盲目取代熒光燈的討論,更不去回顧節(jié)能燈具發(fā)展陣痛與目前LED發(fā)展陣痛的慘重代價比較!全球其實LED目前中國是一個最嚴重的重災區(qū)!
為什么與會者看不到這些實際面的討論呢?為什么?
疑問3:光文化究竟是個什么玩意?
我們都知道,幾年前的中國,還沒有勞動人力資源部門這么一個職稱,在中國舉辦奧運會前,我們其實就是一批匠人!
與會者帶著問題帶著求知不遠千里萬里而來,希望看到的是與主題有關的討論。這是一個被眾人憧憬崇敬的圣地——中國北京清華大學,卻花了半天的功夫討論一個讓人難以接受的議題——光文化。
那么什么是光?什么是文化?什么又是光文化?光文化從何而來?光文化究竟是個什么玩意?
為何筆者聽起來就像康熙皇帝搞康熙字典一樣,筆者想文化和光應該不是一個很直接關聯(lián)的東西吧?我們提倡傳統(tǒng)文化、中國文化,難道做樹的人聚齊一小幫就可以取個名字叫樹文化,做布的叫布文化,做磚頭的叫磚頭文化?頓時明白就像蹲在茅坑邊看到遮羞茅坑門上寫了一些粗俗而實在的字眼,有人講那叫廁所文化一樣。
照明行業(yè)就如目前很崇尚的一些尊貴的古物,一個鈞瓷.一個馬樁,一把椅子,一盞宮燈….是那些不談論也沒有功夫談論文化的匠人做出來的,而真正講文化是那些不做這些實體,有錢有權有點聲譽又閑的人干的事,然而后來人覺得那些匠人們做出的東西很值錢了,就變得更有“文化”的話題?筆者非常欣賞何斌同學的評價:其實我們現(xiàn)在就是一個匠人,真正的設計還在建筑師手上,照明設計師的話語權很小,甚至沒有,我們有時候還不能單靠技術就能拿到項目,必要時候還要腐敗一下才給力!
說到文化,筆者便想到照明事業(yè)教育的具體細節(jié)事情:前段時間協(xié)助一個湖南的項目,居然工程施工團隊把燈全部安裝倒了,排水孔成了進水孔的低級錯誤。后還在一個項目中遇到,照明設計師在一棟大理石立面的大樓,不考慮防水不考慮負重結構要求,隨便打孔負載沉重的燈具。更有甚者,不考慮燈具的更換,滿大樓的蜘蛛人掛在外墻鉆洞,還說只要保證三個月就夠了?;钌陌岩粋€室內的控制系統(tǒng)安裝在室外。
如果你接過一個五星酒店的項目,你會發(fā)現(xiàn):照明設計包含產品設計、控制系統(tǒng)﹑產品供貨和安裝,你遇到關系問題,冷熱管道、強弱電、空調煤氣、建筑實體修改調整、精裝修、軟包裝等等各自都是老大,但都跟你照明息息相關,每個團隊都會影響你,而這些團隊都不屬于你管,你得用你非常的手段來溝通。如果你夠了解民間,你會發(fā)現(xiàn)千奇百怪的問題和亂象。這難道不是目前中國現(xiàn)象嗎?
這些難道不是未來筆者們要關心的照明方向嗎?為什么一字不提呢?弄了個光文化迷失了半天的寶貴對話時間!其實照明亂現(xiàn)象才是目前中國照明文化,才是與會者未來要調整的方向,就不要去管整個亞洲了。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