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訊 記者陳慶麟報道 近一個月來,國民技術(300077)遭到二股東中興通訊連續(xù)減持,其業(yè)績增速放緩被認為是遭減持的原因之一。而國民技術今日公布的上半年業(yè)績預報則印證了上述猜測。在公告中,國民技術預計2011年上半年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約5200萬-6300萬元,同比下降40%-50%;基本每股收益約為0.19元-0.23元,同比下滑50%-60%。
押寶2.45GHz方案失利
公司表示,業(yè)績下滑的原因是,受市場以及政策不確定素影響,導致移動支付業(yè)務發(fā)展受到很大影響。同時,公司為推動新的業(yè)務增長點,構建創(chuàng)新商業(yè)模式,持續(xù)加大研發(fā)投入,使公司經營費用增長較快,致使公司經營業(yè)績與去年同期相比有較大幅度下降。
去年底,相關部委召集銀聯(lián)和三大電信運營商,基本明確了近場支付采用銀聯(lián)主導的13.56MHz標準,中國移動主導的2.45GHz方案僅用于封閉應用環(huán)境,不允許進入金融流通領域。隨著13.56MHz制式被最終采納為標準的結局日漸清晰,2.45GHz方案將面臨被逐漸淘汰的風險。
而對公司更加不利的是,由于國民技術當初投入了很多生產資金,投放在2.4GHz方案上,如果要投入13.56MHz方案的生產,減少2.4GHz方案的生產,這對公司來說,將會損失很大。
股價隨之下挫
去年夏天,公司自主研發(fā)的移動支付產品,強烈地吸引著詢價機構的眼球。該產品是基于移動支付這一應用平臺上開發(fā)出來的新技術,雖然和傳統(tǒng)的13.56MHz不同,屬于一種嶄新的2.4G制式,但已處于市場的推廣和試用階段,其背后巨量的市場似乎唾手可得,這讓資本市場集體亢奮。因此,國民技術以87.5元發(fā)行價、98.33倍發(fā)行市盈率、上市首日157.11元收盤價,并在四天后創(chuàng)出183.77元最高價,成為當時一時佳話。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去年6月移動支付標準之爭拉開,國民技術在二級市場上的風光不再,從2010年5月31日到2011年3月14日年報公布前,股價雖大幅下挫,但仍維持在百元以上。今年3月14日后,國民技術股價單邊下行,股價從129.6元跌至昨日收盤時的70.6元(后復權)。
從今年5月24日開始,公司二股東中興通訊連續(xù)四次拋售國民技術股票,合計減持1754.68萬股,占國民技術總股本的6.45%,累計套現(xiàn)4.62億元,合計獲得的所得稅前投資凈收益約2.89億元。目前,中興通訊所持有國民技術股權仍占公司股份總額的13.55%。有分析人士認為,從目前的持股比例來看,中興通訊依舊有著極大的減持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