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證券時報網絡數據部統計,截至2012年2月21日,已有79家上市公司先后公布2011年的年報。從統計的結果來看,除已暫停上市的*ST金果、S*ST北亞外,自年報公布日算起,截至昨日收盤,在77家公司中,共有45家公司的股價錄得了不同程度的漲幅,占比接近6成。其中,ST華源的漲幅最大,達到了34.91%,川潤股份上漲24.2%,居次位。也不乏在年報發(fā)布后股價大跌的例子,于2月16日公布年報的泰爾重工至今已下跌8.97%。
整體上看,此前市場普遍預期的年報行情在現階段的表現并不顯著。2011年凈利潤出現增長的63家上市公司中,僅有35家公司的股價在其年報公布后出現上漲,占比僅略超5成。而實施2011年分紅方案的48家公司中,也僅有28家公司的股價自年報公布后錄得上漲,占比不足6成。其中,泰爾重工雖然既有凈利潤增長32.81%又有分紅方案(10派3元含稅),但是,或許是因為沒有推出高送轉股的分配方案,該股在前期大漲后出現明顯回調。
就2011年末較三季度股東總戶數的環(huán)比來看,除海思科、贊宇科技以外,可統計的77家公司中,有47家公司的股東總戶數呈現不同程度的環(huán)比下降,占比61%。不過,降幅普遍不高,僅ST中源、圣農發(fā)展2家公司的降幅超過10%,分別為10.59%、11.8%??紤]到去年四季度尤其是12月份大盤跌勢加劇,個股跳水更是頻繁,但這些公司股東總戶數環(huán)比仍然平穩(wěn),這意味著在二級市場上的籌碼變動相對穩(wěn)定,甚至略有集中。
不過,仍有27家公司去年四季度的股東總戶數環(huán)比三季度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環(huán)比增長,其中增幅超過10%的公司多達9家,而乾照光電以78.64%的增幅居首,無疑也最受關注,跟隨其后的恒逸石化環(huán)比也增長了38.3%。
作為一家成立僅4年就成功登陸創(chuàng)業(yè)板的公司,乾照光電昨日公布的2011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在業(yè)績小幅增長的同時,其股東籌碼卻因小非大量減持而迅速顯著分散。
2011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為0.6元,營業(yè)收入3.7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1.78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1.58億元。同時,公司2012年一季度業(yè)績預告稱,預計一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為3441.23萬元~3785.35萬元,相比去年同期漲幅在0%~10%之間。
數據顯示,乾照光電2011年前三季度的股東總戶數分別為7350戶、7137戶、7698戶,總體變化并不大。但至2011年年末,這一數據劇增至13752戶,接近翻倍。由于股東總戶數出現大增,乾照光電的戶均持股數也由2011年三季度的18199股銳減至10187股。
分析人士認為,乾照光電的籌碼之所以出現大幅分散,與去年公司股東的不斷減持分不開。公司2011年12月21日發(fā)布的公告顯示,自2011年10月28日至2011年12月19日,信息披露義務人Sequoia Capital China II Holdings,SRL(紅杉資本)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競價交易系統出售288.85萬股;通過大宗交易系統出售1200萬股,信息披露義務人共計減持公司股份1488.85萬股,約占公司總股本的5.05%。在2011年9月13日,公司還公告稱,為收回投資收益,發(fā)起人股東鄭順炎、葉孫義均于2011年9月8日下午收盤止,通過大宗交易平臺減持公司無限售流通股份各200萬股,減持數量各占公司總股本的0.68%。根據推算,鄭順炎、葉孫義兩人在減持前早已累積了巨額的投資浮盈。此外,鄭順炎、葉孫義兩人在此次減持后均表示不排除在未來12個月內繼續(xù)轉讓其持有的乾照光電股份的可能。
在小非們洶涌的減持浪潮下,一些機構投資者也在去年四季度聞風而逃。有分析人士表示,盡管公司太陽電池外延片銷售有可能延續(xù)2011年四季度以來的增長勢頭,LED芯片業(yè)務也持續(xù)發(fā)展,但考慮到股東的減持壓力,未來其股東總戶數或將維持較高水平,甚至可能繼續(xù)增長。